傩戏傩文化资料集 1
作者: 贵州民族学院图书馆  日期:1990-03-01 文献类型 :图书
描述:傩戏傩文化资料集 1
贵州傩戏及傩戏中的性崇拜
作者: 李渝  日期:1990-01-01 来源 :上海戏剧 文献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鬼魂戏 傩文化 性崇拜 贵州 少数民族 傩戏 说唱 民间文化 剧目 农业文明 
描述:贵州古为南蛮之地,夜郎古国,人迹稀少。明清两代,从中原、江浙、四川、湖南等地迁入大量的屯军、移民。和大量杂居的少数民族,从他们的历史传说及口头说唱中,可看出也是更为古老的移民,因此可以这样说,由于交通闭塞,开发较晚,中国农业文明中的许多文化都在这块土壤中积淀保存下来。其中尤以民间文化的保存更为完整。由于贵州仍处于落后的农业社会阶段,这为保存傩文化提供了相当稳定的土壤,端正,巫师遍及全省各个角落,甚至不少端正还经常前往省城设坛做法事。傩戏紧紧依附于古代驱鬼逐疫的傩信,首先为了娱神而逐渐过渡到娱人,傩戏的称谓
《九歌》与沅湘的傩
作者: 林河  日期:1990-01-01 来源 :民族艺术 文献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傩文化 巫官 傩戏面具 九歌 巫文化 史官文化 著名史学家 巫祝 《九歌》 沅湘 
描述:人之初,戏之始,舞之源。——作者在“贵州傩戏面具展览会”上的题词中国的古代文化,在北方,以中原文化为代表。在南方,以楚文化为代表。根据著名史学家范文澜的理论:中原文化的特色是“史官文化”,楚文化的特色是巫宫文化。他的概括虽不一定全面,但基本上符合实际。沅湘的傩文化,是在楚文化系统中发展起来的,而屈原的《九歌》则是典型的“巫官文化”。“巫宫文化”是楚国上层社会的巫文化,沉湘间的傩文化,则是楚地民间文化的遗存,二者的关系极为密切,存在的可比性较强,将二者连在一起研究,
说面具艺术-迎贵州傩戏面具晋京
作者: 曲六乙  日期:1990-01-01 来源 :中国戏剧 文献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多民族 贵州省 百越文化 荆楚文化 中国贵州 面具艺术 偏僻地区 傩戏 民俗文化 歌舞 
描述:受亚运会组委会的委托,中国戏剧家协会、贵州省文化厅、中国傩戏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中国贵州傩戏面具展和小型傩舞、傩戏演出,已在亚运村南国家科学技术馆陆续接待国内外观众。傩(音nuo),古意为驱鬼逐疫。傩戏就是蜕生于这种祭祀歌舞仪式的综合艺术。它是宗教文化、民俗文化与艺术文化相融合的产物。目前已知在10多个省、自治区包括12个民族的偏僻地区,尚有傩戏演出活动的足迹。贵州省得天独厚,是傩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之一,至今仍活跃着多民族、多层次和两种系列的傩戏群。这主要是因为它地处巴蜀文化、荆楚文化、百越
贵州傩戏面具调查
作者: 顾朴光  日期:1990-01-01 来源 :民族艺术 文献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帷堂 民间戏剧 地戏 傩戏面具 堂戏 鞠躬老师 变人戏 傩仪 勾愿 文道华 
描述:傩戏是渊源于古代傩舞和傩仪、以驱邪和酬神为目的的一种民间戏剧,至迟在宋代便已在中原地区广泛流行。大约从元代开始,傩戏开始传入
中国傩文化论文选
作者: 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文教处  顾朴光  日期:1989-10-01 来源 :贵阳:贵州民族出版社 文献类型 :图书 关键词:傩戏 
描述:傩文化是一种以驱鬼逐疫为目的,以佩戴面具为特征的古老文化现象,本书所收论文系统研究了傩戏和傩文化,内容涉及宗教、民俗、神话、历史、舞蹈、美术等领域。
傩·傩戏·傩文化
作者: 王恒富  日期:1989-10-01 来源 :北京:文化艺术出版社 文献类型 :图书
描述:傩·傩戏·傩文化
珍奇的活化石——滇黔彝族《跳虎节》及《搓特基》
作者: 唐楚臣  日期:1989-01-01 来源 :民族艺术研究 文献类型 :期刊 关键词:跳虎节 面具 图腾崇拜 彝族先民 黑老虎 傩戏 活化石 氏族 虎图腾 小麦地冲 
描述:一、《跳虎节》与《搓特基》的比较研究 贵州傩戏于1986年10月在巴黎法国第十五届秋季艺术节,西班牙马德里第二届艺术节演出,为西欧观众理解和欢迎,现又应邀参加意大利狂欢节演出。贵州傩戏中格外受到学术界重视的是彝族傩戏《搓特基》(别译《撮衬姐》)学术界认为它在人类学、民族学、文化学、戏剧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研究价值。曲六乙道:“威宁板底乡彝族的‘撮衬姐’,可能是各种傩戏中保存早期艺术形态最多的一种。”是“戏剧的‘活化石’。”
贵州傩戏:戏剧的活化石
作者: 李建国  日期:1989-01-01 来源 :民间文艺季刊 文献类型 :期刊
描述:贵州傩戏:戏剧的活化石
论贵州傩戏的演变
作者: 李云飞  日期:1989-01-01 来源 :复印报刊资料(戏曲研究) 文献类型 :期刊
描述:论贵州傩戏的演变
< 1 2 3 ... 14 15 16 17
Rss订阅